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共14篇)

甜豆包甜豆唐纳德

【简介】感谢网友“甜豆包甜豆唐纳德”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共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篇2:人物形象诗歌鉴赏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x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 此处隐藏16685字 ……

透出爱的光影

是谁将它硬生生的拂去?

是哪多情而认知的.

爱其实离我很远

将苦涩埋藏在记忆的橱窗里

这是一种朦胧的情爱,很不确定,飘忽不定,甚至自相矛盾,显然是不成熟的遐想,甚至是一种混沌不清的爱情观的宣泄,格调明显不高。诗歌是要歌唱人间的真情的,歌唱善良和美好的人性的,而不应该不分低俗高雅地什么都写。应该清理一下思路,重新审视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爱情观,这样首先对你的前途有好处,而且可以在清醒了之后,使你以后的诗歌能与时代和青春同步。

你读过舒婷的《致橡树》吗?读过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没读过劝你读读,读懂了,你就知道你写的其实很幼稚。我也写过诗,后来因为稿费太少,就放弃了。不怕你笑话。

诗的语言可以打破语法修辞的限制,更奔放大胆些,这不是错,但不应该以此为理由而包装一些萎靡情绪,既不符合时代更不符合作者处在的那个青春年华。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