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设计 > 更多教学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月亮的七次方

【简介】感谢网友“月亮的七次方”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月迹教学设计(共19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月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关于月亮的诗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三、寻月过程,品味文本: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明确寻月过程:(寻月所见和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3、“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5、教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四、课外探究:

1、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这篇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课文“我们这些孩子”到“桂树”一段,完成下列练习:

1、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 此处隐藏19435字 ……

平娃这时候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一个美妙而深邃的联想诞生了。只要盖上月亮这枚印章,那无边无际的天空就是我们的。稍加点拨,课文意境又拓展开来,生心中美好思想也诞生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一轮明月,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生。

篇19:《月迹》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就是儿童化的视角、幼儿的语言,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似乎吸引力并不大,因为初一的学生已经不是幼儿了,不会再用天真的目光去寻找月亮了。再者粗看文本的内容好像比较的乱,(其实并不乱,因为文本没有趣味,学生不好好研读)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篇课文,值得研究。

一、通过搜索记忆中的咏月诗句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导入课题后又设置了古诗文填写题,似乎重复多余。

二、接下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注意不是讲授而是引导,我设置了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但是感觉学生一看到问题就反感,就茫然。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些图文或者表格之类的来改变文字带来的乏味的视觉效果?

三、这篇文章看似简单幼稚其实蕴含深刻的道理。教学参考书上有句话说,“......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这句话到底怎么理解呢?事实上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应该改成:由自私逐渐成长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这里有个过程的问题。正如上文中的梳理,事件的线索是,盼月、看月——找月——议月。当孩子们被一轮银光灿灿的明月所吸引后,于是产生了独占明月的想法,甚至为了这一想法而争执起来,但是经过我们的追寻,奶奶的引导,我们明白了“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哩”,“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一个人的”的道理。如果月亮代表了一个“好”字,那么这篇文章的意蕴就是,我们不能独占世间的“好”,我们应该抛弃自私自利的念头,共同拥有这个“好”。

四、关于奶奶的形象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奶奶是故事的一个引导者和推动者。奶奶身上或许还寄托着作者的很多理想。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我们还得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法,否则欲速则不达。应该要求学生首先找出叙写奶奶的有关语句,然后通过这些言行举止,来评价人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评价人物的正确方法。由于后面时间不足,所以对奶奶的分析不够具体深刻,草草收尾。

另外,事先安排好的拓展性探究也没有来得及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完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是学,用是用,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努力逐步去改进,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