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头脑风暴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2篇)

杰瑞

【简介】感谢网友“杰瑞”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头脑风暴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头脑风暴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分析了新课改的各种理念,提出应用“头脑风暴法”拓展思维的观点。同时详细介绍了“头脑风暴法”的起源以及在化学教学中各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它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

【关键词】:化学学教学; 头脑风暴发法; 发散思维

一“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及特点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荡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集体讨论,相互启发、思维互补、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最后对提出的设想逐一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黄金”方案。

二“头脑风暴法”理论依据

…… 此处隐藏17612字 ……

(二)以化学实验为价值取向的探究式教学举例

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教学应以实验为重要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可分三大步走:创设教学情景(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即实验探究过程、讨论交流并解决问题)、应用创新。例如,学生学习乙醇时,教师可按如下设计思路教学:展示乙醇实物来学习其物理性质→应用李比希的定量分析法,对乙醇分子式进行理论探究→学生猜测并动手组装乙醇可能存在的结构模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乙醇的结构→动画模拟乙醇与钠反应原理,强化学生形成的物质结构观→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化学价值观。又如,学习简单有机物一节时,对于鉴别甲烷和乙烯,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明确教学问题(如何鉴别甲烷与乙烯)→收集资料,根据两者分子结构不同设计实验方案(通入溴水,观察颜色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如此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还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获取新知的乐趣以及化学自身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4.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金庆和,梁静敏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3]郑长龙,李艳梅.论化学科学经验的传递机制———兼论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功能[J].化学教育,2007,(09):11.

[4]兰祥春,高成.三重表征视野下“金属晶体”内容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6,(12):70.

[5]勒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