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发声训练(集锦6篇)

王derful

【简介】感谢网友“王derful”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发声训练(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发声训练

关于培训师在讲课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培训师,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讲课、听课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培训师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另一方面,关于普通话,我想说的是:虽然在一些地方也会用到方言讲课,比如广东地区就有用粤语讲授的课程,但是普通话作为中国人的标准用语,培训师还是有必要也对普通话进行正音训练。

我其实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训练,不过陆陆续续感受过一些方法。本文中提到的内容,不是万金油,需要综合每个人的情况,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不过有一点,如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那样的发声训练是非常科学而且有效的,但是必须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我的文章会有7个部分,它们是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其他注意。

第一部分、口部训练

…… 此处隐藏7139字 ……

这种方法是腹部不停地膨胀、收缩,与此同时不停地吸气、呼气。这个方法练好了,就具备瞬间换气的能力了。这个练习也是我要求学员们每天要做的练习。每天坚持3分钟,喉咙放松气自来。

篇6:发声训练个性化教学论文

一、案例描述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乐1》(声乐作品集),进行声音的发声训练及作品演唱。学生对象为某学校音乐教育专业12级本科班的学生。授课方式是一对四,学生性别为男生。时长为45分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掌握歌唱的呼吸技巧;2.通过母音与音阶的级进训练学生的发声及音域;3.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作品,并能初步完成二度创作。教学过程如下:1.气息练习。首先,教师口述发声基本要求:口鼻同时吸气,吸气扩展肺部,吸入气息后发声继续保持吸气状态,小腹支撑发声等。发声母音为lv,尽量拖长,力度呈渐强式,音高走向为向上式。然后,教师示范,学生集体发声。教师偶尔先示范,让学生模仿自己,再让学生集体发声。时长约2分钟。2.母音训练。训练1:首先,教师口述发声要求:喉打开稳定,吸气扩张肺部,腰部紧张,口腔打开等。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出音阶,五度下行式,教师示范母音为mima后,弹奏音阶,学生集体开始唱。练习曲呈级进式上行后,下行,音域上至a2,下至A.约6分钟。训练2:首先,教师口述发声要求:喉稳定,吸气扩张肺部;吸入气息后发声继续保持吸气状态,小腹支撑发声,腰部紧张,口腔打开等。提示学生找打哈欠的感觉。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出音阶,大调音阶级进式练习,教师示范母音mima后,学生齐唱,级进上行后,下行,音域上至B2左右,下至A.。中间,教师偶有停顿,让学生模仿自己,并提示学生注意发声要求,并比喻,如发声像给声带按摩等等。时长约8分钟。训练3:首先,教师口述发声要求:喉稳定,吸气扩张肺部;吸入气息后发声继续保持吸气状态,小腹支撑发声等。此过程中,腰部紧张,口腔打开,提示学生找打哈欠的感觉,并告诉学生这是条跳音练习,要求气息断开。教师弹奏练习曲旋律,为大三和弦式级进式练习曲。教师示范母音mima后,弹奏提示音,学生齐唱,中间偶有提顿,提示学生注意发声要求,音域上至b2,下至A.。时长约5分钟。3.声乐作品演唱。教师讲解作品风格,让学生齐唱声乐作品《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师伴奏时利用伴奏推进学生情绪和音量。学生齐唱时,遇到个别句子,教师停下示范。时长约15分钟。

二、案例分析

1.优点:首先,教师在发声训练开始前讲解学生基本发声理念,让学生的发声实践有规可循;其次,教师在训练过程有基本示范,让学生的实践有听觉基础;再次,教师在作品演唱时,对作品进行讲解及示范,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感悟,学生演唱时,教师能充分利用钢琴带动学生的情绪。2.缺点:首先,练声区母音的选择过于单一,几乎都采用母音“mima”没有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发音问题,丧失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如有些学生边音鼻音不分,有些学生发声闭合状态差;其次,教师只是一味让学生集体发声,没有关照个别学生的发声情况,如,练声区2中,有学生在起音时声带闭合严重漏气,声音发虚,急需单独解决并量身定制练声曲;再次,教师在练习曲的音域选择上未顾及学生的能力,高音区延伸过高,疑似揠苗助长,让学生滋生出挤喉、跑喉及身体僵硬使劲,甚至声带闭合变形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科学发声系统的建立;最后,在作品的选择上,教师并未给每个选择合适自己的曲目,而是统一演唱一首曲目,未顾及每个学生的音色,音域,及声音表达能力等问题。

三、改进建议

通过了解,此校的声乐课程设置为一对四,大三主修后才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根据此校的基本情况,改进建议如下:首先,对本班学生的'声音条件进行了解后,根据音色及发声问题等进行分组,类似的四名同学上同一节课,如,将闭合漏气的同学安排在一块,初学者放在一块,发声技能较好的学生分到一组等。这样,不仅可以使练习曲的母音、音域的选择能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相互听辨,发现问题、在练习母音的选择上,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四条练声区里体现,不能笼统选择一样的母音一唱到底。其次,在练声过程中,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单独发声的机会,这样既有助于了解个体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检验母音是否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发声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再次,教师的示范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做到及时、够量,并充分利用同组问题类似的情况让学生相互听辨,客观地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发声训练中,教师应该做正反两种示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初步听觉印象,在一些只能凭肌肉感觉记忆的训练中,应该让不懂的学生来感触自己的腔体运动。声带、横膈膜,肺部等歌唱中运用到的器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看不到,那么相应的声带闭合,横膈膜升降运动及肺部扩张等运动,我们只能靠感觉或腔体外部表象来获得认知。教师应该在相关的发声训练中做正反面示范,让学生去听去感触,帮助学生区分正误,学生获得的初步听觉或触感映象后将对自己的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别,进行示范。最后,在声乐作品选择上,教师不能因为一对四的上课方式可能导致时间不够用而轻易让学生同唱一首歌。除特殊情况,教师应该根据每个人的音色、发声技能等选择合适学生个体的曲目,时间不够,可以每次上课只唱一段。且在唱歌之前,应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咬字吐词,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总之,声乐教师应该让因材施教贯彻于声乐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声系统,进一步实现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