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好音乐欣赏课教学(共6篇)

小样儿

【简介】感谢网友“小样儿”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好音乐欣赏课教学(共6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好音乐欣赏课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好音乐欣赏课教学

一、了解学生是搞好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前提

高中年级开设音乐欣赏课已有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感到不那么轻松。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大、主动参与少,还有一些学生常常表现得一知半解。以前我总认为是自己钻研教材不够、教法不新颖,吸引不了学生。在一次与学生的偶然交谈中我突然感悟到,音乐欣赏课效果不佳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一条是自己对上课对象了解得少。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对学生了解得不够上课就缺乏针对性,效果也就自然不佳了。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学,审美要讲究情投意合,如果学生只会体验旋律的美,而教师一上来就拿和声体验见长的作品给学生听,学生和你没有共同语言,当然就接受不了,更不用说去体会其中的美了。

…… 此处隐藏11954字 ……

二、音乐看得见,趣味无极限

音乐是无形的、流动的音符,是听觉艺术。音乐也是可以感知的静态的图画或者动态的短剧。不可否认,在对音乐的感知中,听觉是主要的,占据大半阵营,但是单一的听觉也常常让音乐显得枯燥,通过图片,我们可以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带来的不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挖掘音乐节奏中蕴含的美;通过短片,我们则可以更好了解音乐中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感情,触发多种感官,从而让学生感同身受,触发学习积极性。因而,只有结合视觉对音乐画面的感知,才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曲子中想要传达的情感,才能促进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逐渐形成他们的音乐审美和较为高尚的情操。

例如,在新版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在《银杯》或者《牧歌》等相关曲目响起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放映草原风景等一些的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这些图景了解当时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感受这些曲目中蕴含的.情绪和节奏,从而能够形成对音乐背景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作品表达的情感。这样不只增加了学生们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爱上音乐课堂。

三、课堂同参与,有趣有欲High起来

对于我们现阶段的教学来说,音乐教学显得较为特殊。它不单单是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转移复制,更是要求授课者和学习者一起用心感受它的魅力。这个时候,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有兴趣有欲望,能否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无疑是音乐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让教学内容有趣有欲,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不只是课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表演,从而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和把握,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展示自己,敢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作为中学生,他们渐渐形成了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勇于将自己展示出来,不只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也能加深其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审美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曲目让孩子们得到锻炼。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时的歌曲《雪绒花》、《回忆》和《云中的城堡》等相关曲目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演出相应的故事场景,从而对比揣摩不同的节奏、曲调带给自己的不同情绪,并由此进行思考讨论,这样不只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更加想要学习,在有趣有欲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亦可以根据教学条件和授学课程的不同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演练或者小组比赛等相关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团结意识,通过比赛也可以激励他们,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在音乐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中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交流互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及恰当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只能够调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更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不只要让自己和学生们站在同一高度,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了解他们的需求,更要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并且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如此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在课堂上对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则能够让学生们对音乐作品传达的思想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现场表演,不只充分发掘了他们的想象力,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让音乐学习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使得音乐教学有趣有欲,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