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论文

声乐论文(整理13篇)

斯拉塔科夫斯基

【简介】感谢网友“斯拉塔科夫斯基”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声乐论文(共13篇),供大家阅读。

篇1:声乐论文

1 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

1.1 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形成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着的《茶经》中就有记载:从神农尝百草时, 我国就已经将茶叶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了。先秦时代, 四川地区就已经开始茶叶种植。只是在茶叶生产初期, 茶叶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入药, 并且价格昂贵, 主要是富贵人家的饮品。大多数文人雅士等也开始推崇饮茶、品茶, 社会上的饮茶风气在逐步形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越来越繁荣, 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也越来成熟, 茶叶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了市场中常见的饮品。饮茶也逐渐变为社会大众化的习俗。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 饮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上饮茶热潮的出现, 文人雅士们创造了一系列的茶诗、茶词、与饮茶相关的茶画, 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歌、茶舞等, 极大地丰富了茶这一生活化元素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积淀, 茶逐渐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茶文化体系。

…… 此处隐藏23940字 ……

美国的声乐课和中国一样,都是采用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但美国的课堂气氛相对于中国较轻松、活泼。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讲一些非常幽默的话语,甚至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和形态,憨态可掬,叫人忍俊不禁;加之美国的学生因为所受教育模式的不同性格也比较放得开,不拘谨,演唱真挚率性,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在教学过程中,美国的声乐教师更多地是采用鼓励与赞扬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表现,无论学生唱得如何,教师首先是予以鼓励,然后再根据具体问题加以指正。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占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发者。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声乐教师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科学的发声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中国的声乐课堂气氛较为严肃,学生也比较内敛和含蓄,加上长期以来都有师傅带徒弟、师道尊严的传统,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要求,不能持怀疑的态度,所谓严师才能出高徒,当练习中出现纰漏时,总是批评在前,指正在后,鼓励不多。当然这与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教育模式有关。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各有利弊,太多的鼓励式教学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学生,但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形象化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课程设置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国高校在教学制度上多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为自己选择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学生跨专业选课现象很普遍。美国西俄勒冈大学音乐系的课程设置也较为丰富,有音乐技能类课程,例如声乐技能课、钢琴技能课、合唱课、合奏课等;有音乐素质类课程,例如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音乐技能课等;还有一些扩展类课程,例如美国本土音乐历史、录音艺术、声乐教育学、人种音乐学、爵士乐历史等等。学生在选课上有较大的自主性,可选择两个以上的专业来学习,甚至还可以选修其他学院的课程,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美国高校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这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学分选修上,还为学生创造很多的实践机会。以西俄勒冈大学音乐系为例,他们在每个学期的中间都会设置几次专业技能实践音乐会,又有不定期的各类技能课程的汇报音乐会,还有一些学术交流的音乐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包括残疾同学也有同等的机会,不仅教学和演出场所都有为残疾人设置的专用设施,当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尽管还有很多的瑕疵,但大家都给予真诚而鼓励的掌声。

在美国访学的一年期间,笔者选修了很多的课程,切身体会到了美国高校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宽松又严谨的教学模式,获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对声乐教学的启发。但笔者认为美国的声乐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过多地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方式虽然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但也会让学生有骄傲的情绪,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过于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虽然会使学生没有压力地学习,但也会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教学成果不够显著。笔者认为,轻松和严格的适度结合才更有利于声乐的学习。

当今的中国飞速发展,我们的声乐教育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和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所受教育的差异,我们的教学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水平,既要发扬我们的长处,也要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我国的教学特色相融合,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把我们“民族的”真正变成为“世界的”,这将是新时代中国声乐教育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琼·道纳门,玛利亚·契亚切亚.完美的准备[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相关图文

相关专题

推荐文章